文史综合能力培养探索

来源:文史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全国卷高考的进行,各学科的考核要求和培养目标在发生着变化,对文科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要求更加突出。 一、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培养能力上的相似之处 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

随着全国卷高考的进行,各学科的考核要求和培养目标在发生着变化,对文科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要求更加突出。

一、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培养能力上的相似之处

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考试大纲》里规定,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四点: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1]对于其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要求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可见,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四点中必须要掌握的最基础的能力,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面三种能力的发挥。

2019年最新的《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其中对理解能力的解释是: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分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大纲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2]所以,语文学科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与历史学科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要求很是接近,这也是对文科生的文史学科间综合能力的一种培养。

笔者通过对2009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广东省采用全国高考卷模式以后的历史和语文的高考题的考察探究中得出,历史学科的高考题的设置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基本上都是对史料的解读,在结合时空定位对史料解读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并从中渗透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而语文学科高考题设置中与此关系比较密切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常会找一些和历史相关的观点论述或者解析类型的题材,而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近年常用的史料来源是《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北史》、《宋书》、《明史》等经典史书。既然两者在培养能力和呈现材料上都有相似之处,那就可以把语文学科一些论述类文本和文言文的阅读材料,作为相关历史题材,用来培养史料解读能力,以实现学科间的互通,提升学生的文史文科综合能力。

二、一篇语文阅读文章变为历史学习题材的实践

笔者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便精挑了某次大考的语文卷上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进行一个把语文阅读文章变为历史学习题材的尝试,原文如下: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王阳明说“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此理塞宇宙”。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成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的心,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是儒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心学一直延续到后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文史哲》 网址: http://www.wszqk.cn/qikandaodu/2020/1029/382.html



上一篇:史圣颂
下一篇:敦化岗子遗址和“岗子类型”座谈会发言摘要

文史哲投稿 |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版面费 | 文史哲论文发表 | 文史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史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